從最初受到父母的啟蒙教育,到現(xiàn)在教育自己的女兒,人生的經(jīng)歷告誡,家庭教育對孩子十分重要,甚至決定著他們的發(fā)展方向,影響到終生。那么在現(xiàn)在的家庭教育里,我們應(yīng)該怎樣教育孩子?
家長心里太希望孩子現(xiàn)在能學好、將來能有所作為,于是難免操之過急,少了應(yīng)有的耐心,多了幾分“恨鐵不成鋼”的情緒,以至于有時對孩子說出的話言不由己,刺傷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失去了應(yīng)有的自信和追求上進的動力。
記得一次在給女兒講解數(shù)學題目時,講了好幾遍,她依然沒懂,我頓時火冒三丈,用筆把演草紙畫個稀爛,女兒緊張得小手不知道往哪兒放,驚恐的眼神看著我,眼睛里閃著淚光,就是這道光瞬間刺痛了我的心。我立刻迫使自己冷靜下來,俯下身抱抱了女兒,輕聲說到,沒關(guān)系,媽媽再給你講……事后對于當時的情形進行反思,如果沒有足夠的耐心,我們就無法和孩子建立足夠的愛和信任,沒有了愛,孩子自尊心會受到很大的傷害,自信心也因此受到打擊,教育也會失敗。
作為父母,我們本身能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光就很有限,如果一味追求孩子成功,不能耐心地理解、支持、包容和引導孩子,失去在培養(yǎng)孩子的過程中應(yīng)該享受的天倫之樂,這樣即使孩子將來很出色,也會因為丟失這樣的時光而遺憾。一時的威嚴和怒火,對教育毫無意義,父母的低聲教育更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其實不知道從何時起,耐心已經(jīng)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奢侈品了。我們已經(jīng)無法耐心地去給朋友寫一封長信;也沒有耐心去認真地讀完一本書;甚至沒有耐心去好好吃一頓飯;對孩子,我們的耐心更是不足。甚至在孩子認真玩的時候,父母也急不可耐地催孩子。
還記得以前帶孩子去商場,那里有不少孩子玩的項目。其中有一個涂鴉的地方,我經(jīng)常會帶女兒去。有一次,看到一個小男孩,正在那安靜地涂著。媽媽就坐在他的身邊。不停地看手機,嘴里催著孩子,“快點??!這里加一點顏色,你怎么這么笨,快點,做什么事都慢?!薄盀槭裁匆@么著急呢?媽媽”“因為媽媽有事,得送你回家去?!薄澳悴皇谴饝?yīng)今天陪我半天嗎?”“快點!再說就不畫了。”孩子只能撅著嘴,趕緊拿著筆想盡快涂,急中出亂,孩子把顏料弄翻了。這時媽媽發(fā)起脾氣,抱怨他笨手笨腳、做事拖拉。女兒看到后,跑到我身邊,依偎在懷里,“媽媽,你看那個阿姨,沒有一點耐心,如果讓那個小朋友一個人安安靜靜地涂畫,肯定不是這樣的結(jié)果。你看他多委屈??!”我不經(jīng)意間抱緊了女兒。
是啊,當孩子蹭過來的時候,總是說:“別煩我,自己玩去?!碑斣缟先ド蠈W時,總是每10秒就催一次:“快點快點,遲到了” ,稍有點磨蹭就會對他大吼大叫。當孩子犯了錯,馬上就追著他去改正:“我只數(shù)到三,趕緊的,后果自負??!”給孩子輔導作業(yè),最后崩潰地發(fā)脾氣:“為什么?。】偸菍W不會……”這樣的時刻正在不知不覺中,傷害父母跟孩子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所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你的內(nèi)心會懊惱自己的失控。為什么要對孩子這樣呢?自己到底是怎么了? 當焦慮占滿你的時候,耐心就沒有一席之地了。
很多人一邊指責應(yīng)試教育,一邊又給孩子不斷地加碼培訓,一個班又一個班的補課。當父母無法克服這些焦慮,就會轉(zhuǎn)嫁給孩子,傷害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了。因為慢了不行,生怕落后了就晚了,沒有一點耐心來等待。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曾說:教育往往要在緩慢的過程中,才能沉淀下一些有用的東西。
所以我真心呼吁大家,當孩子犯錯時,請不要劈頭蓋臉的批評,允許他可以慢慢解釋給你聽,也許事情并非你看到的樣子;孩子落后了,請你不要做那個第一個站出來嘲笑指責他的人,你才是應(yīng)該是幫助孩子慢慢加油努力的那個人?。缓⒆幽ゲ淞?,請不要馬上催促,允許他有一些自己的時間和空間;孩子失敗了,請不要總是指責,幫他總結(jié)經(jīng)驗,學會自己面對失敗。
教育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就像藝術(shù)品,需要精耕細作,請對孩子多點耐心。急什么呢?童真的時光那么短,那么珍貴!而人生那么長,這只是開始呢……
四7班李嘉威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