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程標準到教學目標”是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最根本的出發(fā)點,是教師教學首先要學習和研究的內(nèi)容。目標導向,聚焦目標設計,是教師轉變教學行為的最根本任務。為進一步促進新課標理念落實新課堂,徐州市大馬路小學九龍湖分校語文教研組舉行了從“‘課標’到‘課堂’——聚焦目標精準發(fā)力,著眼整體設計單元”集體教研活動?;顒佑蓮垐抑魅沃鞒?,陳雯雯校長全程參與,全體語文教師參加活動。
此次集體教研,旨在引導教師更加明確核心素養(yǎng)怎樣在課堂逐步形成,同時在教學之初明確每一個大單元的教學目標,從任務群學習、學段要求、學業(yè)質(zhì)量描述三個方面分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對各單元的具體描述,對每個單元進行整體思考,準確定位單元目標,設計單元作業(yè),明確在課堂上落實核心素養(yǎng)的維度、策略與方法,實現(xiàn)教學評一致。
分享:小荷才露尖尖角
教研活動中,各教研組在前期組內(nèi)教研、分人分單元梳理的基礎上,精選2個單元,進行了分享交流。
一年級組
段美玲老師以一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有意思的漢字”為例,結合“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群要求,設計充滿童趣的學習情境,整合5篇識字課文的內(nèi)容,將對比識字、會意字識字、歸類識字等多種識字方法穿插到豐富多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在生活里識字,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落實低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目標。
侍新月老師以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龍寶的四季體驗館”為例,結合“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任務群,整合4篇課文的內(nèi)容,將識字方法融入到對大自然四季變換的感受中,在生動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練習朗讀,主動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體會和感受,豐富識字寫字體驗,豐富對四季的感受。
二年級組
崔玉梅老師以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為例進行分享,結合“大自然的秘密——跟著蝌蚪去探秘”的主題情境,聚焦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意表達學習任務群第一學段的學習內(nèi)容,引導學生在了解動物、植物、天氣變化的語文實踐活動中識字寫字、誦讀交流,感受自然的美麗與變化,形成自己的獨特體驗與思考。
劉曉倩老師以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大自然里的文字”為例進行分享。她緊扣語言文字積累與梳理任務群的特點,關注學生識字能力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提高,將語文學習與大自然勾連,引導學生在識字寫字、誦讀歌謠的過程中,認識和感受大自然的美,體現(xiàn)了語文學習的趣味性和生活化。
三年級組
李昕燁老師以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學會預測”為例,設計貼合兒童生活的情境和豐富生動的語文活動,引導學生在“學習預測—練習預測—獨立預測—嘗試續(xù)編”的學習過程中,提升預測的意識和基本能力,成為積極的閱讀者,在生動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感受文學語言和形象的獨特魅力,獲得個性化的審美體驗。
常婉清老師以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專題”為例,設計充滿童趣的情境,整合4篇習作課文的內(nèi)容,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學習觀察方法,在交流中歸納、梳理、提煉觀察方法,初步嘗試運用,再通過例文進一步感知方法,在生動有趣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引導學生利用實踐觀察、自主記錄、自主梳理等方法完成習作,展示自己觀察自然、觀察生活、觀察世界的收獲。
改進:精益求精節(jié)節(jié)高
張堃主任聚焦“單元學習目標”“單元作業(yè)設計”提出了三點建議:一、單元學習目標的表述要關照關鍵能力、必備品格和價值觀的統(tǒng)一,要依據(jù)新課標提煉關鍵詞形成單元目標表達的話語體系;二、單元目標的制定數(shù)量不宜過多,最好整合成3-4條,要想清楚運用所學內(nèi)容解決問題的遷移應用目標和通過基礎性的知識技能進行意義建構的目標;三、要理清單元作業(yè)和課時作業(yè)之間的關系,多設計具有情境性、綜合性、實踐性、開放性、長期性的單元作業(yè)。
陳雯雯校長針對如何進一步深入研讀新課標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繼續(xù)深入細致地研讀新課標,熟知大單元及所屬任務群的內(nèi)容、學段要求,明確質(zhì)量描述中對本單元的要求;二是單元目標的表達要準確,用規(guī)范的格式闡述目標;三是要在集體教研中發(fā)揮團隊智慧,通過深度教研實現(xiàn)真教研,真研討,成就更多“明師”。
從“標準”到“目標”,將課程標準轉化為具體的單元學習目標,讓我們距離新課程標準又近了一步。九龍語文教師團隊會進一步深入研讀新課程標準,從學科的核心價值出發(fā),從學科的本質(zhì)思考,助力學生進一步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